歇后语故事:144.《九国贩骆驼的——鸳鸯舌战姑苏嫂》
图片
144.歇后语:九国贩骆驼的———
答案:到处兜揽生意(红楼梦第46回鸳鸯)
《九国贩骆驼的——鸳鸯舌战姑苏嫂》
(根据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六回改编)
一、大观园里的“骆驼商”
贾赦老爷要纳妾的消息像一滴墨落入宣纸,迅速在荣国府晕染开来。这日,鸳鸯的嫂子——人称“姑苏嫂”的粗使婆子,正攥[zuàn]着块油渍斑驳[bó]的帕子,在园子里东张西望。她一双细眼滴溜转,仿佛能嗅出金银铜钱的气味,连廊下麻雀扑棱[lēng]翅膀的动静,都要疑心是天上掉馅饼的前兆。
“哎呦,这不是鸳鸯姑娘吗!”姑苏嫂瞅[chǒu]见回廊拐角处一抹藕[ǒu]色裙角,立刻扭着腰追上去,嗓门亮得像敲锣,“嫂子给你道喜来了!”
鸳鸯正捧着贾母的绣绷[bēng]子往怡[yí]红院去,闻言脚步一顿,转头冷笑:“我当是谁,原是'九国贩骆驼的’来了。”
图片
二、舌灿莲花的“生意经”
姑苏嫂被这歇后语刺[cì]得一愣[lèng],却仍堆着笑凑近:“姑娘这话怎讲?你哥哥常说,咱们家祖上可是正经买卖人……”
“买卖人?”鸳鸯挑眉打断,“嫂子莫不是忘了,九国贩骆驼的——专挑天南海北的蝇头小利,连骆驼蹄缝里的沙都要抠[kōu]出来称斤两!”她指尖一戳[chuō]嫂子袖口露出的半截银镯[zhuó]子,“前日太太赏我的镯子,怎的跑你腕上了?这'生意’倒是做得巧!”
姑苏嫂脸皮一抽,索性摊牌:“好姑娘,老爷要抬举你做姨娘,这是天大的福分!你瞧那赵姨奶奶,穿金戴银的……”
“赵姨奶奶?”鸳鸯嗤[chī]笑一声,“宋徽宗的鹰,赵子昂的马——倒是好画儿!可一个亡国之君,一个降臣,画得再好,骨气早喂了狗!”她将绣绷子往石凳上一搁[gē],声调陡然拔高,“嫂子当我不知道?你们盘算着我当了姨娘,便能仗势作'舅爷’,若我败了,脖子一缩生死由天——这算盘珠子都快崩我脸上了!”
图片
三、枫叶林里的“同盟军”
姑苏嫂被骂得面红耳赤,正要扯嗓子哭嚎,忽听枫树林里传来“扑哧[chī]”一声笑。平儿拎着食盒款款走出,身后还跟着抿[mǐn]嘴忍笑的袭[xí]人。
“好个'状元痘儿灌的浆儿’!”平儿故意扬声道,“我原以为只有太医才懂这些病症,谁知鸳鸯姑娘连骂人都带着典故!”
袭人接茬[chá]:“可不是?这'喜事’若真成了,怕是比生水痘还糟[zāo]心——满脸麻子换绫罗,值不值?”二人一唱一和,气得姑苏嫂直跺脚:“你们这些丫头片子,懂什么富贵!”
鸳鸯却已抄起剪刀,咔嚓剪下一缕青丝:“劳烦嫂子传话给老爷:我宁可做姑子,也不做那画上的鹰马——好看,却没骨头!”
图片
四、尾声:骆驼商的“新买卖”
当夜,姑苏嫂缩在炕头数落丈夫:“你这妹子,白长一张巧嘴!'九国贩骆驼’怎了?能挣银子就是本事!”忽听窗外传来小厮议论:“听说赖大家的侄子要娶亲,正缺个媒婆……”
她眼睛一亮,抓起铜镜往脸上扑粉:“骆驼生意做不成,咱改行说媒去!”
窗外秋风掠过,一片枫叶打着旋儿贴上窗棂,仿佛大观园的一声叹息。
【歇后语小剧场】
“九国贩骆驼的”:比喻四处钻营、贪图小利之人。骆驼商跨越荒漠只为逐利,正如姑苏嫂为攀附权贵,连亲妹子的终身幸福都能“兜[dōu]揽”成买卖。
“宋徽宗的鹰,赵子昂的马”:艺术虽精,气节有亏。鸳鸯借此讽刺贾赦贪色忘义,更暗骂那些为富贵折腰的“软骨头”。
“状元痘儿灌的浆儿”:水痘痊愈本是幸事,却因疤痕毁容反成悲剧。鸳鸯痛斥这场“喜事”实为火坑,犀利如刀。
(注:文中对话与场景改编自《红楼梦》原著及脂砚斋评本)
图片
@歇后语探索者
图片来源于网络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